位置:首頁 > 資訊 > 行業(yè)資訊

PARP抑制劑艾瑞頤助力卵巢癌治療,有望持續(xù)惠及疾病患者

來源:藥源網 更新時間:2025/2/27

1670 年,德國的斯瓦恩哈德偶然將螢石與硫酸混合,產生了具有刺激性氣味的煙霧(氟化氫)。他觀察到該生成物具有腐蝕玻璃的特性,進而研發(fā)出一種無需使用金剛石或其他磨料即可在玻璃上刻蝕圖案的方法。直至 1810 年,法國物理學家兼化學家安培基于對氫氟酸性質的研究,推測其中可能存在一種與氯類似的元素,并將這種未知元素命名為“(氟)fluorine”。

隨著含氟化合物合成數量的不斷增加,氟原子在化合物中所呈現出的獨特性質逐漸受到藥物化學家的關注,在藥物化學領域,氟原子常被視作解決諸多問題的關鍵要素,2020年,首個國產PARP抑制劑——氟唑帕利問世,并為諸多卵巢癌患者帶來了新的治療選擇。

此后,憑借吳令英教授牽頭的FZOCUS-1研究,氟唑帕利一線維持治療晚期卵巢癌患者的適應癥獲批,2024年11月28日,氟唑帕利用于晚期卵巢癌一線全人群維持治療的適應癥成功納入醫(yī)保,進一步提高了我國患者的用藥可及性。

關于氟唑帕利的治療效果,此前已有多項研究證實,在FZOCUS-1研究中:ITT人群,氟唑帕利單藥組、安慰劑組分別中位隨訪21個月、20.8個月。BIRC評估結果顯示,數據截止時,氟唑帕利單藥組的mPFS尚未達到(意味著大多數患者尚未進展,mPFS一再延長),安慰劑組的mPFS為11.1個月(HR=0.49),顯著降低疾病進展或死亡風險達51%;gBRCA1/2突變人群中,氟唑帕利單藥組的mPFS尚未達到,安慰劑組的mPFS為14.9個月(HR=0.40),顯著降低疾病進展或死亡風險達60%;

gBRCA1/2野生型人群中,氟唑帕利單藥組和安慰劑組的mPFS分別為25.5個月和8.4個月(HR=0.53),顯著降低疾病進展或死亡風險達47%;

氟唑帕利組最常見的≥3級TRAE是貧血(23.4%)、血小板計數下降(12.3%)和中性粒細胞計數下降(10.8%),尚未發(fā)生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(MDS)、急性髓系白血病(AML)。另外,藥物治療的終止率僅為0.7%,是目前終止率最低的PARP抑制劑。

氟唑帕利在卵巢癌治療領域已展現出卓越成效,其成功納入醫(yī)保也為患者帶來了切實的福祉,期待有更多像氟唑帕利這樣的國產原研藥物涌現,憑借創(chuàng)新的研發(fā)思路和嚴謹的科學態(tài)度,不斷提升我國在全球新藥研發(fā)領域的地位,為廣大患者帶來更多、更優(yōu)質的治療選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