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<pre id="0xvv6"><acronym id="0xvv6"></acronym></pre>
      1. 位置:首頁 > 中藥 > 竹葉蘭

        竹葉蘭

        【藥材名稱】竹葉蘭
        【拼音名稱】zhuyelan
        【別名】竹葉參、花竹葉菜、水竹參、繞晝蘭、觀音草、黃竹參、土三七、糯米飯草
        【科屬】為鴨跖草科植物紫背鹿銜草的根或全株。
        【產(chǎn)地】分布于廣西、四川、貴州、云南等地。

        【性味】【性味歸經(jīng)】甘;微苦;平

        【功能主治】清肺止咳;補(bǔ)肺益腎;調(diào)經(jīng)止血。主肺熱咳嗽;氣虛喘咳;頭暈耳鳴;骨折;吐血
        【中成藥】共有 1 種中成藥使用竹葉蘭: 雅解片
        【用法用量】
        內(nèi)服:煎湯,15-30g;或燉肉。外用:適量,鮮品搗敷。

        【采收儲藏】
        全草,夏、秋季采收;根,秋、冬季采挖,洗凈曬干或鮮用。

        【原形態(tài)】
        紫背鹿銜草,多年生草本,高30-40cm。根叢生,多條,長而中部稍紡錘狀加粗。莖直立或傾斜,單生或兩莖叢生,節(jié)膨大,有棱。單葉互生;葉片條狀披針形,長4-15cm,寬1-2.5cm,先端漸尖,基部呈鞘狀抱莖,鞘長約2cm,被1列柔毛,葉鞘邊緣處密被毛。聚傘花序多數(shù),對生或輪生,組成頂生圓錐花序;總苞片卵形至披針形;苞片卵形,長不及5mm;花梗挺直,長3-7mm;萼片3,淺舟狀,長約7mm;花小,花瓣3片,紫色,倒卵圓形,長約10mm;能育雄蕊3,不育雄蕊3,花絲均被紫色綿毛;子房3室。蒴果橢圓形,具3棱,先端有突尖,長約8mm,每室有種子3-5顆,排成1列。種子灰黑色,有棕紅色斑點或黃白色瘤點?;ㄆ?-7月,果期8-10月。

        【生境分布】
        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:生于海拔1100-2900m的山坡草地、溝谷及林下。

        資源分布:分布于廣西、四川、貴州、云南等地。

        【栽培】
        生物學(xué)特性 喜溫暖氣候。對土壤要求不嚴(yán),一般土壤均可栽種。但宜選擇肥沃、疏松的壤土或砂質(zhì)壤土栽培。 栽培技術(shù) 用種子和分株每殖法。種子繁殖:春季按行距15cm開淺溝條播,上覆細(xì)土,淋水保濕。分株繁殖:春夏季,剪取帶根分枝,按行株距15cm×10cm開穴栽種,栽后淋水保苗 田間管理 生長期定期拔除雜草,淋水保濕,結(jié)合中耕除草、松土,施肥1-2次。

        【各家論述】
        1.《昆明民間常用草藥》:根:補(bǔ)肺腎,鎮(zhèn)咳。治氣虛頭暈耳鳴,虛咳。

        2.《廣西藥植名錄》:根:健脾,止血,接骨。治吐血,骨折,病后飲食不香。

        3.《貴州藥植目錄》:全株:解毒,清肺熱。

        【摘錄】
        《中華本草》
        竹葉蘭圖片
        竹葉蘭
        竹葉蘭
        竹葉蘭1
        竹葉蘭1
        竹葉蘭2
        竹葉蘭2
        竹葉蘭3
        竹葉蘭3